11月20日,麻省理工學院(MIT)宣布,從2025年秋季開始,家庭年收入低于20萬美元的學生可以免學費就讀于該校。不僅如此,家庭年收入低于10萬美元的學生,在該校學習期間的所有費用,將由校方全額承擔。
MIT新規(guī):全美80%家庭將受益
昨天,麻省理工學院(MIT)宣布的一項決定成為全美矚目的焦點。
新規(guī)實施時間:2025年秋季入學開始
-
家庭年收入低于20萬美元———免除全部學費。
-
家庭年收入低于10萬美元——在該校學習期間的所有費用,將由校方全額承擔,家長無需支付任何費用,包括學費、住宿費、餐飲費、雜費以及書籍和個人開銷津貼等。
換句話說,對于收入在 10萬美元到 20萬美元之間的家庭,家長的支付金額將按遞增比例計算,從 $0 到最多約 $23970 不等。
明年所有收入低于 20萬美元的 MIT 家庭,支付的教育費用將遠低于 $27,146,而根據教育數據倡議( Education Data Initiative ),這是美國州立大學本州學生的平均年在校費用。
即使是收入超過 20萬美元的家庭,根據其具體財務狀況,許多家庭仍可從 MIT 獲得基于需求的財政援助。家庭可以使用 MIT 的在線計算工具來估算其特定家庭的就學費用。
這一政策的調整,將直接惠及全美80%的家庭。這樣的力度,可以說在全美頂尖大學中也堪稱少見!
MIT校長莎莉·康布魯斯(Sally Kornbluth)表示:“MIT致力于讓每位優(yōu)秀學生都能無障礙地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。學費不應該成為他們逐夢的阻礙。”
這些舉措是麻省理工學院長期致力于減輕教育經濟負擔、提升學生教育可及性的一部分。
“只要你有才,不看家庭背景!”
MIT是全美僅有的九所“需要盲”大學之一,錄取時完全不看申請者的經濟能力,同時也承諾滿足所有學生的財務需求。學校不要求接受資助的學生貸款,也不為校友或捐贈者子女提供錄取優(yōu)惠。
目前,18%的MIT本科生是家里第一代上大學的人。
MIT招生與學生財政服務主任 Stu Schmill 表示:“我們希望MIT能成為那些最有才華、對科學技術充滿興趣的學生首選之地,不論他們的家庭收入如何。”他補充說:“今天的財政援助讓MIT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經濟性。雖然表面上的學費價格高了,但實際成本卻降低了許多。”
以去年為例,MIT本科生接受財政援助后的年中位成本為12,938美元,有87%的2024屆畢業(yè)生實現了無債務畢業(yè)。即便有學生需要借款,他們的畢業(yè)中位債務也只有14,844美元。
而擁有MIT學位的畢業(yè)生,通常會看到長遠的回報——根據學校最新的畢業(yè)生調查,進入行業(yè)工作的應屆生平均起薪高達126,438美元,這充分體現了麻省理工學位的長期價值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稱,麻省理工學院在提升畢業(yè)生經濟前景方面表現優(yōu)于美國其他任何大學,同時也在全球就業(yè)能力排名中位居第一。
MIT此舉或許會對全美高校產生深遠影響。在當前高等教育成本高企的背景下,這一政策無疑給其他頂尖大學樹立了標桿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僅有包括哈佛、耶魯等在內的9所大學,采用“完全需求覆蓋”政策,不考慮經濟因素進行錄取。MIT的大膽調整,或許將引發(fā)更廣泛的改革討論。
MIT這項政策的出臺,不僅體現了頂尖學府對人才的重視,更為全球高等教育探索了一條可行的公平之路。對于那些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來說,這無疑是一次實現人生跨越的重大機會。
而對于在美華人家庭,這可能是一個將“頂尖教育”與“可負擔性”兼得的最佳時代。